目前,工业企业已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普遍滞后于规划建设,且规模参差不齐、消防管理混乱、危险系数较大,导致火灾事故屡有发生。为此,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从联查联处、严管严控、施训施教等方面强化措施,不断提升工业企业的火灾防控水平。
联查联处,提升监管效能。支队按照“属地监管”原则,制定各乡镇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划,健全应急管理组织、完善应急保障机制、创新运行模式,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一体化建设。支队以乡镇为单元开展地毯式排查与建档,强化工作举措,加快整治步伐,定期会商分析研判,实行每周通报、半月警示、月“回头看”。同时,支队根据企业规模、危险程度、从业人数、管理水平等因素,把监管对象合理分级、分级监管,实行执法检查频次、重点等差异化监管,做到安全监管重点明确、层次分明、有的放矢、轻重缓急,切实提高安全监管效能。
严管严控,提升清患进程。支队联合应急、公安、乡镇(街道)、开发区开展联合检查,统计分析工业企业数量及分布情况,采取分组分片、交叉检查等方式,对企业进行全面、深入、彻底地检查、督导,重点整治违章电焊、违规使用明火作业及违章搭建等违法行为。同时,支队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处理,将企业违章搭建、厂房仓库内部防火分隔不到位、电气线路私拉乱接等列为整治对象,对存在突出问题的企业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并持续跟进,必要时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决不姑息迁就,从技术上解决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从本质上防控安全质量事故。
施训施教,提升消防素质。各工业企业涉及纺织、机械、食品、服装等多种行业,企业职工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消防安全知识薄弱、逃生自救能力不足。支队宣传人员以震撼的视频画面、惨痛的案例教训,警醒参训人员思想上的重视,并着重讲授了仓库厂房的火灾隐患、特点、预防方法,以及发生火灾时如何正确报警和安全逃生等消防安全常识。同时,支队利用移动互联网信息平台、官方微信、官方微博、抖音等多渠道向工业企业推送安全用火用电用气和逃生自救、报警疏散常识,并要求单位微型消防站定期深入厂房仓库集中区域,在开展隐患巡查的同时对员工开展面对面消防宣传教育,不断提升企业员工自防自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