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社会公众消防安全素质,新疆阿勒泰消防支队结合当前火灾防控实际,多元推进社会化消防宣传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持续开展消防宣传“五进”工作,通过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活动,深入推进当前火灾防控,努力形成“部门参与、媒体联动、教育渗透、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
培训演练进企业,铸牢安全防线。为进一步做好冬春季火灾防控工作,预防和减少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阿勒泰地区消防救援支队布尔津县消防救援大队组织宣教人员深入辖区喀纳斯旅游公司开展消防宣传“进企业”活动。大队宣教人员结合典型火灾事故案例,向工作人员讲解了常见火灾的起因、火灾的危害和厨房、餐厅、宿舍、资料室等重点部位消防安全常识、初起火灾的扑救及报警、疏散逃生技能等消防安全和自防自救知识,并结合实物对灭火器的分类、用途、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等进行了介绍。宣教人员督促提醒企业负责人要建立本单位消防宣传教育制度,责任到人,定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并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纳入单位教育培训和责任考评内容,建立相关档案。此次活动,共50余名工作人员参与,切实提高了企业消防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水平。
视频培训进农村,共话消防安全。为使农牧民群众能够更全面、更深入透彻地了解消防安全和火灾防控知识,阿勒泰地区消防救援支队青河县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县委组织部,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开展乡镇农村消防安全教育宣传授课。大队授课人员紧密结合辖区火灾形势实际,精心制作消防安全课件,创新内容和形式。培训过程中,授课人员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真实的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针对生活用火不慎、电器火灾、小孩玩火三大主要火灾隐患以及如何报火警、火场如何正确选择逃生线路、如何进行呼吸防护、如何正确选择灭火器等内容作了重点讲解。通过远程视频授课,有效提高了辖区乡镇农村消防宣传的覆盖面和受教率,为乡村打造平安、和谐的消防安全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次共计700余名农牧民参加了网上学习。
志愿服务进社区,提升自救能力。支队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消防宣传活动,切实强化基层消防管理职责,充分发挥社会治理的制度优势、机制优势,将隐患排查、宣传教育、初起火灾扑救等工作融入社区网格化管理内容,加强专群结合,织密基层火灾防控网络。利用“中国消防志愿者注册管理平台”,广泛招募培训消防志愿者。联合民政、团委部门全面启动“守护消防安全共建美丽新疆”消防志愿者活动,充分发挥志愿者在宣传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采取固定加流动宣传的模式,积极发动各辖区消防志愿者、社区消防宣传大使扎实开展消防宣传进社区活动,不断扩大宣传受众面和影响力,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参与消防工作的良好氛围。向各族群众发放消消防宣传品5万余份,累计开展培训活动200余次,培训1万余人。
宣传培训进学校,上好“开学第一课”。针对学校师生特别是中小学、幼儿园消防知识缺乏,自防自救能力低等特点,为做好各中小学校开学前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日前,阿勒泰地区消防救援支队福海县消防救援大队组织福海县第一高级中学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大队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最终决定以“班主任理论授课+播放消防安全宣传警示片”的形式开展。大队宣传员提前将收集整理好的典型校园火灾案例、校园防、灭火安全知识和技能经验制作成课件分享给学校班主任,与班主任进行一对一指导教学,最后通过班主任向学生们传授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消防安全细节及自救逃生等消防常识,从而进一步巩固师生的消防知识。此次宣传活动,全校29个班级1200余名学生参与。
网络直播进家庭,增强自防自救能力。为预防景区火灾事故的发生,全面做好景区的消防安全工作,深入开展古村落消防安全宣传活动,新疆阿勒泰地区消防救援支队走进世界最美古村落禾木,开展“消除火灾隐患筑牢景区防线”消防安全网络直播活动。主持人带领广大网友一同走进禾木村百年老屋及民宿酒店、村委会等地,详细了解如何做好景区消防安全工作。在直播活动中,主持人与消防监督员边走边聊,在观赏美景雪景的同时,将消防安全恰当的融入进当地的特色文化中。同时在村委会书记的联动下,将当地的网格员管控、消防车通道整治及景区火灾防范等要点带入直播,进一步反映了基层村委会、微型消防站的巨大作用,为景区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古村落提供可靠的消防安全保障。在直播活动过程中,不少网友与主持人以及监督员进行了良好的互动交流,通过现场提问与解答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此次直播活动时长50余分钟,直播观看人数达30万人次。向广大网友、观众普及消防了安全知识,既丰富了宣传形式,也提高了消防宣传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