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疫情反复,各地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倡议外来务工人员就地过年,加上工业企业因疫情积压的“外转内销”订单在忙碌赶工,“返乡潮”骤减的同时,各类消防安全隐患无形增加,各地安全形势依旧严峻。
以慈溪市为例,私营经济发达,素有“家电之都”称号。从去年第三季度至今,受国外疫情影响,大批量的国外订单转入国内,导致工业企业的外贸出口订单量大幅度增加,工厂加大产能,工人加班加点,长期超负荷运作。同时,受港口疫情管控,厂区内堆积了大量产品、半成品和原材料,破坏了防火分区,堵塞了消防通道,加之企业主忽视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导致工业企业违规操作、电线乱拉乱接及违章搭建等现象突出。
为严肃整治以上共性现象,进一步推进全市工业企业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在春节前后辖区不发生有影响力和亡人火灾事故,支队抓重点、严执法、重实效,通过“四个升级”举措,全面提升工业企业火灾防控水平,筑牢社会面防火墙。在工业企业专项整治行动中,全市共排摸符合整治对象的工业企业8000余家,发现隐患9200余处,整改隐患8000多处,肃清了一大批隐患,切实为全市人民营造了一个安全的过节氛围。
政府管控升级,定期督查工作成效。各地积极响应支队号召,走访地方政府,商议制定并细化方案,成立由各镇(街道)主要领导担当组长的领导小组,积极开展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尤其是慈溪市,自附海“11.29”火灾事故后,当地政府深刻汲取此次火灾事故的教训,第一时间成立火灾事故调查组,勘验现场、固定证据,尽快认定火灾原因,形成事故调查报告,并于12月1日组织开展了“11.29”火灾现场会,邀请相关媒体跟踪报道,部署开展工业企业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确保辖区火灾形势稳定。节前,慈溪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还组织市消防救援大队、市经信局、市住建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应急管理局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组成4个督查组,以查阅台账信息、实地检查等形式,定期督查各镇(街道)工业企业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目前共排查36家工业企业,发现消防安全隐患136处,在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上持续发力,切实做到排查整治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走过场。
排摸力度升级,着力消除违建隐患。各地结合各自辖区违章搭建现状,在群租厂房“四通一消除”的基础上,紧盯工业企业领域,广泛发动基层力量,深入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摸。其中,慈溪大队集结各镇(街道)“三改一拆”、安监员、网格员及消防工作站人员等基层力量,累计排摸出173家严重影响消防安全的违建企业,违建面积达16.3284万平方米。经合力整改后,目前已完成整改149家,整改违建总面积13.6528万平方米,整改面积完成率达83.6%,其中拆除违章建筑面积11.3982万平方米,技术改造面积2.2546万平方米。此次行动还重点整治了违章电焊、违规使用明火作业及违章搭建等违法行为,累计排摸企业1366家,发现隐患2225处,整改隐患1025处,下发整改通知书1047份,清理违规住人105人,集中关停15家,办理行政处罚案件5起,切实做到查处一批、整改一批、拆除一批、技术改造一批,确保“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
典型试点升级,创新隐患消除模式。各地根据工作步骤的时间节点,按时完成各项阶段性工作任务,其中慈溪市在工作开展中呈现不少亮点举措。一方面,将匡堰镇作为试点,建立“互督互查”机制,通过对相邻厂房条块划分,每个单元组建“1+1+1+N”(1个班子成员+1个村书记+1个安检员+N个企业安全负责人)开展日常交叉检查,把企业“被动检查”为“主动找茬”,促进企业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互鉴互学,打造“责任全覆盖、监管无盲区”的零距离消防安全圈,并加入无人机空中监管巡查措施,深入打通消防生命通道,确保隐患无处可藏。另一方面,将长河镇作为试点,率先推行“平安码”,在重点企业的消防生命通道、消防基础设施等处设置扫码点,由企业消防安全负责人每月开展巡查,并将扫码情况上报系统,由平台管理人员后台动态监控,有效提高了企业消防安全自查自纠主动性,提升了区域火灾防控能力。
宣教形式升级,着力实践形成常态。1月13日,支队在慈溪市观海卫镇一废弃厂区内开展了一次不同材质的防火分隔的阻火功效的对比实验。通过实验,有效验证了合格的防火分隔能在起火环境中有效减速火势蔓延,给逃生和救援提供了宝贵的时间。此次实验被中央、省市级媒体广泛报道,不仅揭示了不设置防火分隔或随意破坏防火分隔的严重后果,也警示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擅自损坏防火分隔设施,不得在其附近及周边堆放影响防火分隔设施正常工作的杂物。此外,在百万员工培训的基础上,慈溪市开拓思路,个性化开展消防安全大培训大演练大宣传,每年专项划拨50万元用于消防安全宣传培训,推动镇(街道)分批次、分类别组织企业员工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形成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常态化机制。同时,大队联合市场监管局、应急管理局及住建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对全市3802名焊接与热切割作业人员进行系统性集中培训,加大公安派出所对特种作业人员的查处力度,并定向发送焊接与热切割等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警示”短信,切实提高焊接与热切割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