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石化企业火灾防控工作,推动行业部门和石化企业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优化服务企业举措,精准抓实石化企业消防安全,锁紧石化企业消防“安全门”。
制度保障,夯实安全根基。印发《石化基地管委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工作要点》,形成具有前瞻性的风险“拦截网”;建立安全、环保等“十个一”工作制度,编制风险管控体系规划及52项安全管理制度,分门别类突出风险管控重点。制定《关于规范自贸试验区油气贸易企业安全准入和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关于切实加强自贸试验区油气贸易企业安全监管的通知》,创新服务管理举措,建立与改革创新相适应的科学服务和监管方式,压实责任,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智慧监管,创新安全手段。支队立足舟山市油品储运向油品等全产业链转型升级的现状,利用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建立石化企业消防安全“管控灭”综合平台实现远程监督、日常管控、灭火决策的效果,提升全市石化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科技化水平;鼓励企业推进技术赋能,评估石化企业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通过提高工艺安全系数,加强风险管控源头整治。同时,督促企业开展危险作业每日申报,聘请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针对申报的特级动火、有限空间、危险介质管线、吊装等环节高危作业开展全天候抽查,形成风险管控多重审查机制;开展重大危险源备案工作,纳入监测预警系统。
实地帮扶,强化源头防治。各地支、大队技术服务组,实施责任包干制度,定期深入石化行业,参与现场施工和工程管理事项,开展现场管理、预案制作、人员培训等工作,掌握企业消防安全现状,及时发现消防安全监管漏洞,帮扶解决企业消防安全监管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强化企业消防安全监管力度;联合港航、安监等相关部门,深入实地,核实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自查情况,检查安防设施设备是否完备、应急演练台账、是否严格落实等,严把现场、审核、存储等关键环节,确保看得紧、管得牢、控得住;企业明确专项联络员,建立工作互联机制,帮助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强化防范措施,实时跟踪隐患整改,落实挂牌晒单消防监管工作模式,尽快落实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从源头防治安全隐患,守好石化企业“安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