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立足辖区实际,“对标”区域防控完善健全火灾联防体系,积极构建区域联防初显成效,助力实现“全省标杆、宁波品牌”目标定位。
一、对标明职定责,党委政府牵头主抓。支队坚持党委政府牵头主导、行业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单位深度参与、群众百姓群防群治,持续健全完善区域消防安全责任体系。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以政策规划作引领。为持续推进消防管理与城市精细化治理有机融合,其中宁波市奉化区组建由区委书记高浩孟,区委副书记、区长胡永光亲自挂帅,以及各相关职能部门、属地街道为成员的隐患整治工作专班,明确分工,实化运转,强势清患。二是细化方案措施,以长效发展作动力。研究制定阶段性应急措施和长效性综合治理方案,完善落实消防工作常抓常议,积极做好本行业、本系统的消防安全监管工作,有效推动消防安全责任压到“最后一公里”。三是设立群防互查,以实干落实作支撑。在“单位内部找隐患、执法部门查隐患、辖区群众报隐患、新闻媒体曝隐患、政府挂牌除隐患”的基础上,依托已建成的微型消防站,结合联防区域火灾风险和特点制定出应急预案,打造“近邻互助、区域援助、全区联动”的应急快速反应力量。
二、对标多维防控,激活区域力量覆盖。按照“位置相邻、行业相近”的划分原则,支队实施联防区域内“一点着火,多点出动,邻里互助,协同作战”高效运行机制,带动区域消防联防工作取得实效。一是从“生命通道”工程看,“进”的力度在加大。“生命通道”工程通过宁波市奉化区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投票表决,加入为全区2020年10项民生工程实事项目之一,计划选取10个住宅小区完成集中充电桩设施建设和选取10个没有实现人车分流的住宅小区完成“生命通道”畅通工程及完成34个社区微型消防站提档升级工作。二是从区域联防机制看,“好”的因素在累积。将微型站管理纳入日常监督、管理内容,实行分片、定点、责任制,对微型消防站日常管理、装备器材保养、宣传教育等工作进行全程指导帮扶,及时疏通建设障碍,达到“有人员、有器材、有战斗力”的标准。三是从各方支持力度看,“新”的动能在成长。积极探索“改、管、用”的措施,寻求政府支持投入,改装后的消防巡逻车,车身灵活轻便,出勤率高,能够轻松穿梭狭小街道,缩短了灭火救援的作战时间和作战半径,促成了辖区火灾形势逐年向好。
三、对标作战施策,常态长效除患铸安。支队深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采取“硬核”手段,全面深化落实各项消防安全治理措施,集中解决当前消防工作的难点任务。一是发现问题担责不推,督导问责较真碰硬。联合相关部门和属地政府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排查整治违规住宿、电气线路违规敷设、消防设施器材配置不全等8方面的问题隐患,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对发生火灾的消防安全重大风险点位一律从严问责。二是直面问题担事不躲,宣传曝光同步发力。结合消防宣传“五进”措施,引导街镇加大对各重大隐患区域的防火安全教育,利用“一短两微一抖”多媒体“线上”手段,广泛深入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常识的同时,主动邀请中央、省市级媒体深度介入,曝光重大火灾隐患单位。三是解决问题担险不畏,闭环整治跟踪问效。针对已整改完毕的单位场所,街镇将其纳入单位、行业动态流向的跟踪监测范畴,建立联防预警机制,有效防止违规问题反弹和回潮,努力实现消防安全管理常态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