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亳州支队加强基层消防工作站、政府专职消防站等消防力量建设,着力提升农村消防安全能力,助力脱贫攻坚,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一、纳入民生工程,坚持党政共管。市委、市政府将加强乡镇(街道)消防力量建设列入年度重点工作,纳入民生工程,着力提升农村消防安全能力。市、县区党委政府聚焦乡镇(街道)消防工作站、乡镇政府专职消防站建设中经费保障、力量来源等重点难点问题,主要负责人开展检查调研活动17次,召开常委会、常务会和市、县长办公会12次,集中各级各相关部门人力财力物力,破难题、提效能,推动基层消防力量建设扎实推进。
二、制定“一站一策”,压实工作责任。各地本着“好用、实用、有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完善“一站一策”建设方案。乡镇(街道)消防工作站设置在乡镇(街道)办公院区,消防文员来源于社会公开招录、退役消防军人选岗、乡镇(街道)内部人员调配,专职负责辖区火灾防控、辅助火灾调查、消防宣传教育等工作。乡镇政府专职消防站以“新站按标建,旧站促达标”为方向,专职队员来源于派出所辅警转改、城管执法队员转改、退役军人选岗、社会公开招录等渠道,专职负责辖区灭火救援工作;消防站按照《乡镇消防站》标准建站,依托乡镇办公院区和其他院区改造、选址新建或原址升级。各地牵住责任落实“牛鼻子”,量化任务目标,细化工作分工,明确了县区、乡镇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列入政府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市委督查考核办重点督办、定期督察。
三、明确工作主体,落实保障措施。经费保障上,以完善的基层消防工作财政保障体系,确保专职消防力量的稳定。消防工作站、专职消防站日常办公和运行业务经费每镇按每年不低于5万元的标准保障,并逐年递增。同时为解决基层经费不足的问题,县区适当降低乡镇税收上交任务,因地制宜增加乡镇财源,降低乡镇财政支付压力,对困难较大的乡镇,县级财政给予扶持,解决乡镇财政困难的问题。人员管理上,基层消防力量由乡镇(街道)负责管理,并向辖区消防大队述职,市、县区消防救援机构给予业务培训、指导和考核。专职消防站建设由县区和乡镇根据乡镇级别分别负责,相关部门组织验收。各级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退役军人事务、消防救援、公安、民政、发展改革等部门相互配合,为县区政府决策提供政策支持。
四、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农村安全能力。落实好国家关于城乡统筹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扶贫攻坚、乡村振兴、平安乡村建设等政策方针,结合“四好农村路”、村通硬化路、饮水安全工程和电网升级改造等工程,充分考虑困难较多的乡镇,因地制宜推进消防水源、消防通道、电气防火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改造,并落实管护责任,做到“建管一体”。协调各级公安机关落实公安部三局要求,督促公安派出所指导村(居)委会加强农村社区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宣传教育。各相关部门落实“一岗双责”,共同加强农村火灾防控工作,防止群众因灾致贫。
目前,全市所有乡镇(街道)消防工作站挂牌率、办公设施配备率和消防文员上岗率均达100%。首批列入升级改造的30个政府专职消防站建设方案已经制定,选址新建和原址升级改造工作正在实施,79个乡镇专职消防队员已经到位,各项经费已经列入财政预算,消防车辆采购近期公开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