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当前安保工作,推动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取得实效,延边消防救援支队认真贯彻落实省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乡镇街道消防工作的意见》。紧跟上级部署,多点发力,直击乡镇街道消防安全工作软肋,补齐短板、破解难题、完善体制机制、落实责任、建强专业队伍、夯实消防基础设施、扩大宣传声势,全面提升农村抗御火灾整体水平。
党委高度重视
分析研判问题短板
延边消防救援支队党委高度重视省安委会文件要求,召开专题会议传达文件精神,分析研判乡镇街道消防工作短板和制约发展的瓶颈性问题,提出乡镇街道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消防经费保障不足、电气线路老化、消防基础设施薄弱、农村村屯火灾高发、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空转等6项突出问题。紧紧依靠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有力契机,把打牢乡村地区火灾防控基础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乡镇街道消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结合起来,第一时间向州政府常务副州长冯涛进行专题汇报,争取政府大力支持。
紧跟工作部署明确任务挂图作战
延边州安委会第一时间转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乡镇街道消防工作的意见》,并提出3项具体工作要求。同时支队将文件内容细化分解为4大项13小项工作任务,明确18项工作措施及完成时限,挂图作战、落实责任、明确任务。8个县市大队主官紧跟支队部署要求,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在8县市党委政府的要求下,17个乡镇街道已建立完成消防救援委员会试点工作,计划逐个乡镇推广先进做法,逐步破解乡镇街道消防安全工作难题。州安委会以全国“两会”安全防范工作为契机,成立4个检查组,对乡镇街道消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建立组织机构分批推进实体运行
推动8个县市政府主管领导加入乡镇街道消防工作群,线上约谈培训23个街道、66个乡镇负责人,传达讲解上级文件精神,聚焦农村火灾防控薄弱环节,定期发送消防安全提示200余条。分线推动84个乡镇街道以下发红头文件等形式明确成立消防救援委员会,建立组织机构、落实成员名单及工作职责等内容,推动84名派出所所长兼任消防救援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制定完善各类消防安全职责制度7项,26个乡镇街道消防救援委员会完成挂牌工作,24个乡镇街道职责制度上墙,统筹推进乡镇街道消防安全工作,使村屯、社区消防工作实体化运转起来。各县市借助区域旅游、建设最美乡村的有力契机,按照一人多用、一专多能的原则,起草培训大纲,在试点乡镇派驻30名消防文员,协助当地消防救援委员会开展工作。累计建成乡镇专职消防队25个、志愿消防队39个、微型消防站149个。
纳入民生工程降低农村火灾风险
鉴于农村村屯火灾高发,占全年火灾总数的62%,其中最直接、普遍的原因是农村住宅房屋陈旧、电气线路老化等。每年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的火灾占农村火灾的51%。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支队借助于和龙水源建设、敦化官地镇全省农村消防工作现场会的东风,积极同发改、农业农村局和水利部门沟通,将农村脱贫攻坚、新农村建设中涉及消防水源、取水口、电气线路改造更换等项目纳入民生工程予以推动落实。各县市大队与相关部门对接,争取对口政策支持,为15万农民住宅更换了进户线并安装了带漏电保护器的空气开关,设置了挡雨措施。在乡镇村屯建设消防水鹤25处,市政消火栓37处,改建消防取水口13处,改造消防车4辆。
营造浓厚氛围扩大消防宣传声势
推动乡镇街道各类文化站、文化大院、党团活动室等建立消防安全活动站442处,开设消防安全公益专栏857处。推动村民委员会、公安派出所、消防志愿者服务队形成合力深入农村定期开展消防宣传活动,发放消防常识宣传单累计13000份。专门录制农村主题消防提示报道并由延边电视台专题播报,时时更新消防微信、微博56条,及时发布大风天及高火险天气火灾预警和消防安全常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微培训”“微课堂”等课件12个,同时利用994个村村通大喇叭早晚各播放一次消防安全提示,切实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