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部局《关于推进抗洪抢险专业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的相关要求,积极推进总队抗洪抢险专业队能力建设升级提档。近期,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依托水上支队水域救援专业队,组织抗洪抢险专业队骨干队员开展水域救援装备运用和技术培训。主动对标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职能定位,聚焦“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切实担负起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的职责使命。在提升全市抗洪抢险专业队应对水域应急救援专业处置水平,培养救援师资力量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全员岗位大练兵的工作。
党委统筹布局,力推队伍组建。一是党委重视,统筹布局。自接到部局建队任务以来,总队党委高度重视,明确把加强抗洪抢险队伍建设作为总队、支队两级党委工程、主官工程,并纳入年度重点任务狠抓推进,迅速制定组建方案。多次召开协调会、讨论会,进行研究部署,细化措施,明确任务分工和工作职责,确保建设任务按照时间节点如期完成。二是快速组建,强力推进。根据部局抗洪抢险Ⅱ类编队的要求,建设以总队水域救援专业队为前突,抗洪抢险任务相对较重的行政区消防救援支队为重点,其他行政区消防救援站为补充的抗洪抢险专业队伍,打造“1+4+60”的总队模式,组建省级救援队1个,支队级救援队4个,站级救援分队60个。三是重视投入,按标建队。总队以水上支队水域救援队为基础,精心打造省级抗洪抢险救援队,并于去年列支专项经费,配齐配强水域救援装备。各支队积极申请地方专项经费,科学调整年度预算,严格对照抗洪抢险专业队装备器材配备标准,采取总队调拨、内部调剂、目录内集中采购、目录外统一招标、分签合同以及与地方政府防汛抗台物质战略储备联动等形式,基本完成装备标准的配备。
聚焦提质强能,强化实战练兵。一是立足实际,组织培训。积极发挥总队水域救援专业队组建成效,组织水域救援技能专业培训,时间跨度近一个月,来自18个支队,60个消防站的186名骨干精英,分为5个批次,共参加了6大项、16个科目的专业技术,培训累计时长达170余小时。二是以学促练,以练为战。培训班采用“小班化”教学的模式,开展了落水自救、绳索、岸际、入水、泥沼、舟艇救援及夜间科目的训练。同时,外聘专家针对内河流域、城市内涝、洪水激流等各种水域条件下的灾害事故处置中进行理论教学、技战术研究和案例分析研讨。三是实景实训,强化练兵。结合大练兵,总队、支队分级制定培训方案,分批开展专业技术训练,分级制定典型灾种救援预案和跨区域增援预案,多次组织搜救水域遇险人员、城市内涝排险、疏散转移重要物资等灾情处置的全要素实战拉动演练,有效提升了专业队伍的专业能力水平。
瞄准实战需要,矢志攻坚打赢。一是建立机制,分级响应。总队建立了与市防汛办、气象、水务、交通等部门的联勤机制,并明确了与市防汛办预警接收联络方式,通过短信、传真、灾害预警系统等方式获得预警信息。根据防汛指挥部启动“蓝Ⅳ、黄Ⅲ、橙Ⅱ、红Ⅰ”四色预警四级响应,总队抗洪抢险专业队伍对应启动“Ⅳ、Ⅲ、Ⅱ、Ⅰ”四级应急响应行动。二是联勤联训、进阶强化。联合总队范围内各级抗洪抢险队伍,在上海本市及江浙地区针对典型水域现场开展各类灾情联勤联训和实景实训,切实转化培训成果。按照分级施训的模式,为巩固培训成效,下一步,还将选拔优秀骨干进行专业技术进阶培训,不断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和能力水平提升。三是精准定位、分队攻坚。结合队站分布的特点和区域形势任务需要,加强分析研判,对各支抗洪抢险队伍进行精准定位,就水域救援作战行动中的灾情研判、战术分组、风险评估、遂行保障等关键问题针对性进行分队攻坚、分组实训,全面提升总队抗洪抢险专业队伍的攻坚打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