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保障是火场的“千里眼、顺风耳”,通过无人机的火情侦察,可以确保火场指挥部与一线救援人员的紧密联系,为指挥作战提供切实的依据。通讯保障可以完成“上传下达”,把来自火场一线的信息传给指挥部,为火场一线与指挥部门实现互联互通。
今年以来,晋中市消防救援支队立足实战需要,始终坚持“信息化就是战斗力,通信保障队就是战斗队”的建设标准,强化信息化软硬件建设,有效创新信息化服务实战的新型运营模式。以一切向战斗力生成聚焦,一切为打赢致胜服务的理念,圆满完成了“蓝色使命——2020”抗洪抢险救援实战拉动演练的信通保障任务。
狠抓软硬件建设
支队领导高度重视现场通信保障工作,强化应急通信装备配备,采购设备能够实现消防应急现场通信的信息采集、信息传输、指挥调度和辅助保障四大模块(信息采集模块:由单兵佩戴,通过对讲机、Mesh单兵、摄像机、无人机等音视频采集设备,实时采集现场的音频及视频;信息传输模块:Mesh基站、Mesh中继台、4G基站、语音通信基站、语音中继台等设备负责实现现场网络覆盖及回传现场信息,实现现场与指挥中心之间的双向通信;指挥调度模块:现场调度台、移动指挥终端等设备,负责接收并传递指挥信息,对应急通信网络进行实时管理;辅助保障设备:智能电源箱等,负责整体系统供电,保证正常工作运行。)全省率先完成城市重大事故及地质性灾害事故应急通信系统硬件建设任务,实现在事件现场附近构成现场指挥平台,满足在固定网络被破坏、有信号盲区等极端通信条件下的现场通信、指挥。
坚守与使命同在
在“蓝色使命——2020”抗洪抢险救援实战拉动演练中,支队全勤指挥部按照应急管理部黄明书记提出的“组成网、随人走、不中断、联得上、看得见、听得清、能图传、能分析”的指示要求,利用多种通信手段组建了无线、有线、计算机等通信网络。
通过在现场指挥部建立卫星通道,分别对演练现场的摄像机位和无人侦察机机位进行现场图像实时传送到大屏幕,保障了全勤指挥部图像声音的传输。同时,组建无人机编队,利用无人机喊话、侦查、抛投等形式实施救援,无人机实战的应用延伸了指战员的视野,帮助指战员打开“上帝视角”,空中观察的范围比地面更加广阔,为现场灭火救援指挥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在本次通信保障任务中,全体应急通信保障人员密切配合,时刻确保现场通信不中断,同时将参演的所有通信装备有效整合,真正做到了“响应迅速、程序规范、构图合理、线路畅通”,圆满完成了本次实战演练的应急通信保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