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轨道交通消防支队始终高度重视地铁微型消防站建设,围绕“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项制度”,狠抓战斗力生成不放松,积极打造具有地铁特色的微型消防站,有力提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
紧紧围绕“监督检查”中心环节。依法依规对轨道交通区域微型消防站开展监督检查,制定微型消防站检查意见通知书,对发现的问题,通过约谈、通报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对微型消防站监督检查威慑力。同时,通过与申通集团、运营公司联合开展“定期查”和采取“四不两直”随机设置环境开展演练“随机查”等方式,切实将监督检查落到实处。
突出抓好“器材、人员”两个重点。紧紧围绕“有人员、有器材、有战斗力”的建设标准,推进地铁微型消防站建设。结合车站实际,科学配备地铁微型消防站器材,合理设置站厅层、站台层器材位置,确保器材装备及时取用。同时要求微型消防站人员执勤情况动态挂墙。确定了普通车站每班至少3名队员在岗在位、二线以上换乘站每班至少5名队员在岗在位的执勤战备制度,进一步提高事故初起处置能力。
严格落实“训练、执勤、管理”三项制度。紧抓地铁微型消防战斗力生成,在人员、器材配备到位的基础上,与申通集团联合制定地铁微型消防站教育训练、值班备勤、日常管理等制度,落实微型消防站每月组训不少于4课时,每季开展消防演练不少于1次,每半年开展集中培训不少于1次的训练计划;每天开展交接班,建立值班台帐;执勤队员每2小时开展1次防火巡查;每周开展1次器材装备检查保养,并达到“三会四无”标准,有力确保微型消防站执勤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