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安全生产工作,要尊重规律,这个规律就是要看长远、谋长远,勇于担当、善于担当,即便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干扰和杂音,也务必守住安全关口,不放松要求、不降低标准。
■贾振
近日,笔者获悉某地市在审批一个化工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时,因为该项目在安全生产方面先天不足、安全评估难以过关,被当地应急管理部门叫停。当地发展改革部门负责人为此找到应急管理部门负责人,要求其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为该项目审批开绿灯,说到关键时,语重心长地说:作为应急管理部门,你们要有担当。
担当?为谁担当?是为安全不过关、不达标的建设项目担当吗?这样的担当后果几何?
笔者后来得知,当地应急管理部门最终顶住压力,没有为这个存在问题的项目开绿灯,对立项实施了一票否决,把住了准入关口。这样的做法,才称得上担当,才是尊重规律的担当,应该为此点赞、叫好。
要求应急管理部门“担当”,为存在问题的项目“开绿灯”,实在是另外意义上的担当,那就是为了一时的经济发展、为了眼前的就业,降低安全标准、放松安全要求,甚至是牺牲安全,降低门槛,让一些先天不足的项目落地。“如此担当”看似一时推动了发展,增加了就业,却给未来埋下了重重风险隐患。“如此担当”之下的招商引资,往往演变成为“招伤引灾”,最终得不偿失,这样的教训还少吗?就如何正确认识经济发展和安全生产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务必严守这条红线,否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就容易发生“如此担当”贻害无穷的事情。
很多事情按客观规律办,看上去是慢了,但实际是快了。相反,有些事情违背客观规律,看上去热热闹闹,很快,但实际却造成破坏,反而慢了。抓安全生产工作,要尊重规律,这个规律就是要看长远、谋长远,勇于担当、善于担当,即便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干扰和杂音,也务必守住安全关口,不放松要求、不降低标准。
当前,有些地方经济发展面临压力,冲动生产、超负荷运营问题不时抬头,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明显冲击。越在这个时候,越要从源头上把好关,主动担当作为,为安全发展守好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