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转制近一年来,上海市消防救援队伍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训词精神,坚持边转制边转型、边应急边发展,努力扛起特大型城市消防安全泰山之责,打赢了首届进博会消防安保大仗硬仗,实现了改革平稳过渡。立足新起点、着眼新使命,必须坚决贯彻党中央和应急管理部党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主力军、国家队建设总方向,持续推进力量体系重建、制度模式重构、队伍形象重塑,努力为上海建设“五个中心”、卓越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强有力消防安全保障。
坚定不渝推动训词精神融入血脉、植入灵魂,锻造全面过硬的人民队伍。坚定看齐追随,筑牢忠诚品格。始终把姓党为民作为立队之魂,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学训词、铸忠诚、创新业、立新功”主题教育,抓好光荣传统、职业使命、战斗精神、道德法纪等基本教育,引导指战员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打造过硬班子,强化核心引领。严格落实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性锻炼,选准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提升政治力、领率力、掌控力,确保班子始终成为举旗铸魂、转型升级主心骨、领头雁。对标“两严两准”,依法从严治队。严格落实严肃的纪律、严密的组织和准现役、准军事化建设要求,坚持战斗力标准不动摇,坚持24小时战备模式不动摇,紧盯“人、车、酒、赌、密、舆、财、执法”等重点环节严格管理,以铁的纪律打造铁的队伍。突出人文关爱,创建“温暖红门”。加快职业保障和优抚优待政策本地化落地,加强职业文化和荣誉激励体系建设,筹建消防公益基金会和消防员工会,竭尽所能解决指战员烦心事、挠头事,让指战员更有动力、更有信心、更加安心。
瞄准最安全、最干净、最有序,着力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上海有百米以上超高层建筑240余幢,轨道交通总里程700多公里、日均客流1100万人次,3万平方米以上大型综合体200余家,危化品企业1.7万家,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一刻不容懈怠。扭住责任制“牛鼻子”。坚持党政主导,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强化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安委会、消防委牵头作用;建立分级分类建设标准,督促单位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把基层网格作为“兜底”工程,加强基层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加强与公安机关协作,持续高压整治消防违法行为。强化隐患排查整治。借势借力党委政府重大战略、重大工程,把重大隐患整治、“三合一”治理等纳入无违章村居创建、城市“留改拆”,聚焦“高低大化、老幼古标”、“三合一”场所、农村自建房等高风险场所,综合运用挂牌督办、媒体曝光、集中约谈、技术帮扶等手段防患于未然。创新消防宣传工作。加强消防宣传工作顶层设计和人才队伍建设,积极适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建立媒体战略合作,建设全媒体中心,打造推出消防宣传精品,有重点扶持一批品牌性消防公益组织,推动消防培训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让防范火灾成为全民行动自觉。
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争当消防改革创新先行者。推动制度设计破立并举。着眼上海正处于改革换挡提速关键期,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出台《消防法》修改后消防执法管理工作意见,针对“高(高层建筑)、精(精细化工)、大(大型物流)”等消防管理难题和旧式里弄、农村自建房等突出顽症问题,及时修订标准规范,填补监管空白。推动管理服务精细极致。探索建立消防轻微违法行为容错机制和公众聚集场所开业检查新模式,推行派出所轻微火灾事故调查和中队火灾事故简易登记调查并行,推出行政处罚免罚清单,全面推广“一网通办”,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推动监管执法重塑重构。该放的放到位,该管的管到位,全面实施消防监管“双随机、一公开”,改进防火监督员“分片包干”辖区管理机制,制定消防监督执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动消防监督行为从重数量向重质量、从查问题向查责任、从排查隐患向推动落实责任转变。
着眼全灾种、大应急任务,打造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兵劲旅。推动救援力量体系转型升级。重点打造水域等国家级机动专业救援队,组建4支市级救援队、7类攻坚专业队,持续开展消防站“一站一专”创建活动,建起涵盖政府、行业专业队伍和民间公益救援组织的“大应急”联动机制。推动执勤训练模式转型升级。借鉴国际职业化训练体系,以真烟真火实战化基地训练为牵引,建立实警实战和对抗训练模式,开展“火焰蓝”全员练兵比武活动,让操场精准对接战场。放权基层结合实际自主练兵,推广任务式、场景式、临机式无预案拉动,倒逼训练走出操场、走进保卫对象。推动指挥协作机制转型升级。探索非紧急类社会救助警情分流机制改革,优化“小警派单”“夜间出动”等模式,让指战员有更多精力投入执勤训练。推广运用实战指挥平台和移动指挥终端,制定完善处警力量编成、现场等级提升等标准。定期开展多力量、多形式、全过程、全要素综合性救援实战演练。
持续抓基层打基础,积蓄消防救援事业长远发展新动能。建强人才力量。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党委战略工程,推进“三百人才”培养工程,以项目课题、科技攻关为牵引,定目标压担子,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搭建平台。提请增加政府专职消防员编制员额,采取购买服务形式推行门岗、餐饮社会化置换有生战斗力,着力缓解人员不足矛盾。建强智慧消防。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与华为、同济大学防灾减灾中心等高科技企业、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深挖大数据、物联网、5G通讯、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消防用途,加快“智慧社区”“智能楼宇”消防感知系统布局,提速推进实战指挥平台和数字化灭火预案,倍增科技防范和综合救援效能。建强基础设施。加快“1+4+X”实战化训练基地体系建设,推动各区将消防基础项目建设纳入同级保障。研究制定装备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攻坚专业队和综合应急救援队装备配备,持续引进高精尖应急救援“撒手锏”装备。优化战勤联勤保障力量布局,加快应急物资储备模块化建设,实现即战即调即用。
旗帜指引方向,号令催人奋进。沐浴在新时代阳光下,走在中国特色消防救援道路上,让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接续奋斗,争当践行总书记训词精神排头兵,推动消防救援事业砥砺前行,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