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下“橄榄绿”,换上“火焰蓝”。在这个冬天,广东消防救援队伍迎来了改制后的*冬训。身已变,魂仍在。笔者来到肇庆消防救援支队,目睹支队的全体指战员丝毫没有改变原有的战斗作风,他们积极响应**的训词号召,全身心投入到火热的冬训中,以激情和汗水,诠释着“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深受鼓舞。
9个训练项目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
背负空气呼吸器5000米跑、400米救人疏散物资、100米负重跑、60米肩梯跑,负重上10楼、单杠卷身上、双杠臂屈伸、搬运重物折返跑、绳索攀爬……上述令人闻之心颤的项目,正是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公布的冬训内容。
“9个冬训项目只听名字,*觉得难度极高。但只要我们科学训练、循序渐进,拿下它们不在话下!”拿到训练大纲后,特勤中队中队长丘永达立即与中队干部、班长骨干详细探讨,制定“心肺能力、肌耐力、爆发力”循环三步训练计划,将不同体质的队员分为燃脂提能和增肌提质两种类型来进行分组施训。
丘永达深知,要想达到训练效果,充沛的体能是前提,科学的训练是关键,亲身示范更能鼓舞士气。于是,在长跑训练中他带头跑,在爬绳训练中他*个上,扛假人时他*个扛……一个个“*”,增强了队员们的信心,燃起了他们的激情。从一开始的少数人达标,到后来的大多数人*,看着一张张训练成绩表,丘永达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脸。
负重5000米跑不服输老班长挑战自我
端州中队有位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中队长助理,他叫陈洪亮,从入伍到端州中队,已在队中度过了11个春秋。虽然参加过多年冬训,但面对今年的冬训项目5000米负重跑,这位老班长却犯了难。
原来,长年累月的训练、出入火场,让陈洪亮患上了腰痛的毛病。负重长跑对1米8高的他而言竟成了短板。看着兄弟们每天背着空气呼吸器在赛场上拼搏,成绩**提高,他有些急了。
“队长,我不能拖中队后腿,我要求给自己加量!”*这样,当大家刚起床还睡眼惺忪时,这位倔强的老班长已背上空气呼吸器,独自奔跑在训练场上;当大家结束*的训练准备洗澡休息时,他仍坚持在场上训练,全然不顾衣衫已被汗水湿透。
很快,陈洪亮迎来了一次中队测评。“砰!”场上,发令枪响,“冲啊!”二十声怒吼响彻苍穹。一圈、二圈、三圈……随着圈数的增加,一马当先的陈洪亮却减缓了自己的步速,跟前面的梯队拉开了一段距离。
“加油!你要相信自己!”看到老班长慢了下来,平日里和他关系*的队员主动从*梯队降速下来,与他并肩跑。“冲啊!”又是一声熟悉的怒吼,陈洪亮的步速在怒吼声中仿佛注入前进的动力,开始了新的加速。当他*一个冲过终点线时,场边随即响起计时员的声音:“24分30秒,成绩*!”付出终有回报,陈洪亮瘫坐在地上,心中充满了如辛劳后丰收般的喜悦。
95后消防员当仁不让成标兵
端州中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指战员基本以95后为主,*小的战士只有18岁。队员们虽然年纪普遍较小,但训练却相当刻苦,从不喊苦怕累。特勤班副班长徐文山便是其中的代表。
生于1998年的徐文山对训练十分积极。在去年的夏季执勤岗位练兵中,因训练量过大,他的右小腿出现骨裂。恢复后的徐文山没有给自己休息的机会,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如火如荼的冬训之中。
400米疏散物资操,是冬训考核项目中*难的一个,而扛假人则是其*关键的环节。要做好它,需极强的爆发力和较高的身体素质。徐文山作为中队的业务骨干,不顾刚恢复好的身体,*请命上阵:“中队里我的体能*,这个项目我应该带头练!”
在测试中,徐文山拎着泡沫桶,如离弦之箭冲向前。放下泡沫桶一把拎起煤气罐,扛在肩上冲向假人放置区,再接着一口气扛起假人冲向终点。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一旁的队员们激动得欢呼起来……在年轻的中队指战员身上,丝毫不见外界常说的娇气,而是坚毅、勇气和担当。
水域“尖刀队”吹响实战集结号
开展水域专业救援实战项目,是肇庆消防救援支队冬训的特色亮点。今年元旦,该支队司令部参谋长龚振国*带领一支由4名消防指战员组成的水域“尖刀队”,开展水域救援专业培训。“冬训的*终目的*是聚焦实战。”龚振国道出了“尖刀队”参训真谛。
广东的冬天不见寒雪,但湿冷的气候加上训练基地的阵阵冷风,依然能让人感到不亚于冰天雪地般的寒冷。今年37岁的龚振国是这支队伍里年纪*大的“老兵”,他与队员们一起,扎进冰冷的海水中练习水下救捞技术、激流救援、V型T型救援、冲锋舟艇驾驶等技术,经常一练*是8、9个小时。
长时间在水里作战,考验着队员们的毅力和体能。当队员们累到瘫坐在地上时,这位“年轻”的参谋长总给大家加油打气。龚振国语气坚定地说:“建设一支强大的专业水域救援队伍,保证在发生洪水灾害时,能随时‘拉得出、打得赢’,这是我们大力加强水域救援队伍建设的初衷。”
刺骨严寒砺血性,冬季酣练正当时。上述消防指战员的冬训故事,是肇庆消防救援支队全体指战员在冬季训练场上的一个缩影。他们奋力奔跑,你追我赶,练一身本领,保一方平安。身穿“火焰蓝”,不变使命初心,肇庆消防救援支队冬季训故事仍在继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