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全市各区及有关单位在深入开展活动的同时,积极组织本区、本系统单位共同参与,为有效提高应急宣教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全市共开展宣教活动二百余场,涉及十六个区和四十多个单位、部门,全市应急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领导重视、深入推动
1.市领导高度重视。市政府领导对此次活动高度重视,做出重要批示。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5·12”防灾减灾宣传周系列活动的通知》,同时要求各区及有关单位结合实际制订活动方案,为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各级单位精心部署。各区及有关单位领导对活动方案认真批示,把此次宣传周活动作为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来抓,明确职责、落实人员、健全制度,并围绕市民需求对活动内容、形式、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确定,切实保证活动产生实效。
3.街镇政府深入落实。各街、镇政府积极围绕主题策划活动方案,根据本区域社区实际,组织辖区内居民开展应急避险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交流,精心组织各类实操性和趣味性强的应急宣教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应急意识和基层减灾能力。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1.演练展示效果明显。5月11日上午,市政府应急办、市地震局、市教委、市公安消防总队、市卫生计生委、市气象局、市民政局和河北区政府,在天津市第78中学组织开展了应急逃生演练宣传展示活动。校园应急演练和救助技能展示,突出在校师生对逃生和救助技巧的熟练与有序;应急设备演示和救援装备展示,彰显我市应急救援力量的专业与完善;校园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开放和互动,体现基层应急宣教工作的全面与深入。活动吸引了广泛关注,天津交通广播新媒体对活动进行了网络直播,在线观看人数多达15万人。同时,全市各区及市公安局、市人防办、市建委、市交通运输委、市市场监管委、市体育局、市国土房管局、市司法局和市红十字会等单位也组织开展了应急避险演练,规范动作流程、强化应急能力,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2.观摩培训重在实效。为贴近市民需求,各区及有关单位积极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参观践学。和平区、南开区、红桥区、蓟州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邀请专家走进社区为市民教授应急救护技能,受众人数达数千人;市文广局与河西区政府在天津博物馆组织开展应急避险专家讲座,吸引了市商务委、市旅游局、市人力社保局等单位以及社会公众400余人前来参加;滨海新区、西青区、北辰区组织市民和在校师生参观消防主题公园、消防演练和防震减灾宣教馆,互动体验学习技能;河东区、市科委、市金融局、市国资委等单位组织市民和干部,先后参观了市120急救中心和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了解常识提高意识;市发改委、市农委、市工信委、市安监局、市审计局等单位,组织本系统本单位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应急常识,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应急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应急能力和水平。
3.宣传普及扩大影响。为加大宣传力度,各区及有关单位积极发挥媒体宣教平台作用,强化宣传效果。东丽区、武清区、津南区、宁河区、宝坻区在本区有线电视台和网络平台播放应急宣教视频;市审计局、市统计局、市保监局、市财政局等单位,组织本系统本单位在宣传栏张贴防灾减灾宣传挂图,组织干部职工集中观看和学习各类应急宣教视频和材料;市侨办、市审批办、市新闻出版局、市中小企业局和市合作交流办开展了应急避险知识竞答,通过本单位刊物宣传应急常识。在宣传周期间,我市还通过手机短信、地铁、电梯、社区屏幕和繁华地带大屏幕等媒介播放应急避险公益宣传口号,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应急意识,使应急理念深入人心。
二、主要特点
(一)覆盖范围广
各区及有关单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的要求,紧紧围绕贴近群众服务群众这一中心开展工作。所有的活动都力求将工作触角延伸进社区、机关、企业、学校和家庭,与市民互动体验,让市民参与其中,切实打造全民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态势。
(二)参与单位多
全市各单位根据自身职能积极作为,整合资源,协同联动,形成合力,精心组织每一项宣传活动,确保活动的实效性,努力增强应急宣传工作的深度与广度。市政府应急办、市地震局、市民政局、市卫生计生委、市气象局、市教委、市科委、市水务局、市文广局、市公安消防总队、天津海事局和各区政府等数十家单位参与其中。
(三)宣传手段新
应急宣教工作紧跟新时代人民群众新要求的步伐,各单位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进行互动式宣传,将专家讲解、知识普及、风险提示等内容通过微博、微信、短信和网络平台等媒介努力传播到更广大的市民手中。5月12日当天,市政府应急办面向公众开通了“天津应急”微信公众号,内设应急政务、应急科普、预警信息等板块,打造公众了解应急资讯、学习应急常识、接收预警信息、掌握避险技能的新媒体信息平台。
三、存在问题
为切实提升活动效果和水平,市政府应急办对各区及有关单位上报的宣教活动内容进行梳理分析,总体情况良好,但还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1.牵头单位作用不明显。部分区应急办和单位分管应急部门在活动过程中组织和牵头作用不明显,欠缺整体统筹规划、推动落实和验收反馈。
2.现场活动影响力有欠缺。部分单位组织的活动现场参与人员数量较少,缺乏组织公众广泛参与的力度,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内容缺少互动性、实操性和趣味性。
3.宣教活动缺乏整体性。部分单位缺乏对宣教活动形式的深入研究,活动内容多年不变,活动时间“蜻蜓点水”,没有形成系统的宣教模式和体系,活动对市民群众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
四、下一步安排
在总结“5·12”宣传周系列活动基础上,今后,全市各区及有关单位要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紧紧围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进一步做好应急宣教工作,切实提升公众应急能力和基层应急水平。主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提升意识,制订计划。切实提升应急宣教工作意识,将应急宣教工作摆到重要位置。认真梳理下半年宣教重点并制订计划,把握宣教活动的时、度、效,紧紧围绕市民需求和受众人群特点策划活动项目,拟定开展活动的时间、模式和主题,形成工作台账并逐步推进落实;
2.落实责任,深化组织。强化以“服务市民”为主线的活动理念,推动落实任务分工,积极组织协调本区、本系统相关单位联合开展活动,扩大宣教类别和受众范围,贴近市民需求,积极策划开展互动性、实操性强的活动项目,进一步提升市民应急避险意识和技能;
3.指导推动,审核考评。指导和推动基层开展宣教活动并依据基层活动材料进行审核评估,做到事前沟通、事中监督、事后反馈,对活动的落实情况反复抓、抓反复,年底作为绩效考核佐证材料实行统一报送,进一步促进全市应急宣教工作机制规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