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夯实基层火灾防控基础,切实预防和减少社区火灾事故的发生,增强社区居民消防安全意识,萍乡消防救援支队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找准“突破口”,坚持群防群治、综合治理,全面构建社区消防安全屏障。
横纵布控,压实责任,紧抓工作落实。政府统筹推进,提请市政府召开全市消防安全社区创建现场会,将社区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消防设施“补短板”工作重要内容。支队提请市政法委牵头,联合市创建办、公安、民政、房管、城乡与住建等7部门印发《全市消防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指导意见》,依托市创建办督导组,对全市社区开展消防安全达标验收,将考核排名结果纳入到政府绩效考核评价范畴。全市7大职能部门分别与80余名社区负责人进行座谈、约谈,支队组成3个督导组共30余次督导社区消防工作,推动责任落实到位。发挥基层力量。支队提请市民政、文明办、综治办将社区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全市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以及"网格化"管理平台,形成消防安全社区创建齐抓共管合力。支队积极探索社区消防管理新路子,制定社区消防工作指导细则,落实"一区三人"制度,即每个社区1名派出所民警、1名消防监督人员、1名社区主任共同负责社区消防工作,真正做到管理责任明确、制度健全。
抓住重点,强化举措,清除隐患顽疾。加强联防联治,支队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联合公安、应急、市场监督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防火检查指导36次,将社区周围“三合一”、“多合一”、养老机构、幼儿园以及“九小场所”场所纳入重点监管范围,实施"地毯式"严密排查,同时,联合电力、燃气部门深入社区集中整治乱拉乱接电气线路、燃气安全隐患治理专项检查76次,今年累计消除各类火灾隐患700余处。细化工作举措,支队根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围绕《全市消防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了7部门和社区职责任务,联合多部门开展社区消防设施、微型消防站建设和隐患“四清”活动。通过在安源区三角洲社区召开社区消防安全工作现场会,以典型引路形式向全市116社区、80家物业服务企业推广先进经验成果。深化专项整治,支队结合生命通道专项整治行动,提请各级党委政府印发《关于开展消防车通道集中治理的通告》,对社区消防车通道集中划线管理、开展消防车通道自查自改、组织对消防车通道集中清理、行政处罚和强制措施等内容进一步规范和明确。并根据“消防+交警”创新举措,与市交警部门建立联合处置机制,将小区占用、堵塞消防车通道问题纳入重点监管范围,累计清除违法行为500余处。
宣教结合,营造氛围,筑牢防控根基。营造浓厚氛围,支队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统一制作了社区消防安全宣传挂图和横幅,在居民楼道、停车场出入口及电梯间统一张贴,充分利用社区商家LED显示屏,24小时轮流播放消防安全警示语及“火焰蓝”消防宣传片,要求全市116个社区设置消防宣传专栏200余处。织密消防宣传网,支队利用“两微一抖”等消防宣传平台,实时更新社区消防安全宣传内容。结合“一警六员”实操实训工作,将社区工作人员、物业服务企业和微型消防站队员等基层力量纳入重点培训对象,提升其检查巡查及应急处置等技能。壮大宣传队伍,根据市创建办社区宣传工作要求,支队组建10支消防宣传队开展“上门入户”宣传活动。将社区宣传大使、楼栋长纳入消防宣传志愿队伍,通过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开展经常性宣讲培训,不断增强社区居民消防安全意识。目前已培训社区微型消防站队员、物业保安人员1100余人,开展联合演练40余次,组织消防宣传2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20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