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热线:400-688-0806 您好,欢迎来到蓝狐消防IG100气体灭火系统!
IG100气体灭火系统新闻

边改革 边防范 边应急 边宣传

发布时间:2021-04-11
近日,吉林省迎来了入冬以来首场降雪,这让吉林省应急管理厅火灾防治指导处处长刘忠礼松了口气:“这些天,我的注意力一直在边境线上,啥时候下大雪,防火期结束,我这心才能放下。”
  险情灾情就是号令,这是吉林省应急管理厅组建以来的工作常态。自挂牌之日起,该厅坚持边改革、边防范、边应急、边宣传,奋力推进全省应急管理系统改革,在守住安全生产基本盘基本面的基础上,不断推动工作精细化、创新化,向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迈进。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去年一挂牌,该厅便从风险管控、灾害防治、救援指挥、力量预置等方面,建立完善了52项应急预案,制定了《吉林省应急救援指挥工作方案(试行)》,将所有力量统筹组合为8个应急工作组,平时各负其责、分兵把口,战时高效融通、合成作战,搭建了集“指挥、防灾、减灾、救灾、救援、监管、执法、保障”于一体的工作体系,使应急处置更加优化、更加协同、更加高效。
  备预不虞,防灾常道。因准备充分,该厅今夏成功应对了包括“利奇马”在内的多个台风。
  “虽然今年是第一年做防汛工作,且台风接二连三,但由于我们下手早、有预案,应对工作有条不紊。”说起今年经历的防汛大考,该厅厅长霍云成感慨颇多。
  “防汛过后,我们根据应急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又对《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在报请省委、省政府审定并得到批复后,以文件形式下发全省,希望各地结合实际,建立起符合本地应急管理工作实际的应急救援指挥工作体系。”该厅应急指挥中心负责人李忠财说。
  除了靠前防范,该厅还依靠科技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地处东北边陲的吉林省与俄罗斯和朝鲜有1438.7公里的边境线,而俄、朝两方均有春秋两季放火烧荒习惯,这给我国带来严重的“外火入境”风险,也让春秋两季森林防火压力倍增。今年3月18日,吉林省延边州珲春市敬信镇中俄边境俄方境内发生森林火灾,吉林省应急管理厅和林草局迅速组织力量、科学处置,成功避免了大火蔓延到境内林区。
  除了借助卫星监测、飞机巡护、哨塔瞭望、视频监控和地面巡逻等手段,开展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外,该省还在边境线打出长150米的隔离带,喷洒阻燃剂,大大降低了外火入境风险。到今年秋防结束时,该省已实现连续39年无重大森林火灾。
  人才是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不竭动力。今年8月,该厅从应急管理与事故救援人才建设方面入手,与长春工程学院联合成立了吉林应急管理学院,旨在为政府和社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应急人才。
  一直以来,该厅始终坚持超前部署,综合施策,拉紧无缝衔接的责任链,编织密针细缕的防护网,做到了超前应对有办法、坚决打赢有底气,千方百计防止安全生产隐患演变成事故。
  “年初,我们就把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安保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超前谋划,综合施策,国庆期间全省安全形势创历年同期最好。”霍云成介绍。
  “出门玩儿都是为了开心,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安全第一!”10月1日,在长白山景区北坡游客集散中心,吉林省安委会第十明督暗查组成员李永权在督导时,耐心劝导着插队加塞的旅客。
  为确保国庆期间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吉林省9月11日启动“迎大庆、保安全、严监管、促平安”30天大决战,全面压实22个行业部门安全监管责任。省安委会组织10个明督暗查组分头行动。从9月20日起,全省应急系统人员暂停休假、暂停双休日,建立24小时排查、全天候调度机制。
  为了守住安全生产基本盘基本面,省应急管理厅始终把工作重点放在隐患整治、责任落实上。
  在隐患整治方面,该厅压茬开展了“冬春会战”和“夏秋行动”,精准组织十大领域专项战役,建立企业自查、行业检查、联合抽查、明督暗查“四位一体”模式,深入推行隐患整治“清单式”管理。
  在责任落实方面,省安委会将各行业部门的责任细化、压实。
  “我敢说,全省的每一座桥、每一条路、每一条隧道,在这本《吉林省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体系责任分解表》上,都能找到它的养护单位责任人、直接监管责任人和行业监管责任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安全处处长陈德华自豪地向笔者展示。
  “以前说起安全监管大家可能不知道干啥,也不知道怎么干。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大家知道谁来干、干点啥、怎么干。现在,我们所有分管安全的领导必须全都是抓业务的领导,否则不好落实。这几年,大家抓安全的意识都增强了,交通领域的事故起数也大幅下降了。”陈德华欣慰地说。
  在全省各级、各部门的精准施策、同向发力之下,一张安全责任网逐渐织密。
  公式
  在“人人有麦克风、人人是发言人、人人是记者”的新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吉林省应急管理厅始终把宣传工作摆在应急管理大局的重要位置,坚持边改革、边防范、边应急、边宣传,打造宣传教育新平台,实现同一内容多媒体生产、多渠道传播、多形态展示。
  “只要有新情况、新动态,我们就通过微信、微博、网站等平台第一时间‘发声’,做到宣传‘不过夜’。”吉林省安全生产教育中心副主任李成财说。
  8月14日是吉林省抗击台风“利奇马”的关键时期。该厅新闻宣传处工作人员张帅接到去图们江出差的紧急通知。当他带领多名省级主流媒体记者到达采访地点时,已是22时许。他回忆:“当时受台风影响,暴雨如注,我们来到一处堤坝上拍现场防汛抗洪的画面,洪水都没过膝盖了。”回到宾馆后的他们奋战到次日4时,让延边州上下一心奋力抗洪的场景在早新闻时段及时播出。
  在今年8月的防汛防台过程中,吉林省应急管理厅对台风过境时的新闻进行全程推送,全景式呈现了防汛防台“实况”,同时,发送预警短信7.7万多条,不仅为群众转移避险赢得了宝贵时间,也提升了应急管理部门的知名度,展示了应急人的良好形象。
  今年,吉林应急管理微信官方公众号推送频次由去年的每周3次加密为每天3次,目前关注人数已近10万。该厅积极探索抖音新媒体平台宣传,制作的单条短视频点击量突破48万;积极推动省内各市(州)开通应急管理官方微信微博和门户网站,初步形成了全省“双微”“网站”矩阵。
  当今,人们对突发事件关注度越来越高,舆情应对不及时、不正确就有可能引发社会问题。负责应急管理舆情应对工作的省安全生产教育中心宣传科科长康明深有感触:“在‘1·25’长春市红旗街万达广场爆炸、‘6·9’龙家堡煤矿冲击地压、‘6·17’珲春疑似地震发生等突发事件中,我们第一时间与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和有关市(州)联系,指导属地第一时间发声,让谣言没有存在的空间。为了能够正确引导舆论,有时在后半夜,我们仍需多方联系,打扰了很多人的正常休息。有的基层同志接到‘舆情引导’的电话后,凌晨赶到单位上班。我们还建立了市(州)、县(市、区)通讯员微信群,把全省应急系统宣传人员全部‘抓’在手里,让工作交流、信息共享变得简捷顺畅,重要报道及时被群发转发,形成全方位覆盖、多层次发声的‘大宣传’格局。”
  
上一篇:两部门进一步推进社会应急力量健康发展
下一篇:云南怒江万人搬迁安置点地灾隐患突出 官方:好

相关新闻推荐

相关产品推荐

热线:400-688-0806

电话:021-31300806

邮箱: Sales@lanhu.com.cn

地址:上海市虹桥世界中心B567

我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IG100自动灭火装置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安装、维护保养于一体的企业。

Copyright © 2015-2021 IG100气体灭火系统